中医养生六原则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张揆一
中医认为,人的生长规律是生、长、壮、老、已,无病字死字。按照中医的要求,顺应自然,完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娱,就可达到不生病状态,用《黄帝内经》的话说,即“尽终天年,度百岁乃去”。“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”,不舒服的症状是身体在提醒我们,要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。症状有“来”就有“去”,依照中医的方法,及时消除不适原因,实现无病到天年是最正常的事。在此,我将健康长寿的六原则,给大家分享。
要有良好的心态
良好心态分四个层次。一是自强不息:整日无所事事、吃喝玩乐,那不是好心态。按照年龄段,该做什么做什么,才是良好心态。年轻人学习,青年人工作锻炼,中年人要有担当,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教为己任,以健康为己任,不给家庭、党和社会添麻烦。二是与人为善:勿以善小而不为。三是知足常乐:有感恩之心。四是心安理得:做任何事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能睡得着觉。
重在优质的睡眠
人一生1/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,因此睡眠非常重要。一要避风。床不要挨近门窗,要在角落里。古代皇帝卧室很小,主要目的是避风。二要盖肚皮。腹部的神阙穴、关元穴是人体要穴,是精气聚集、栖息之地。三要午觉。子时为夜间11点至1点;午时指白天11至1点。古人说,此时是阴阳盛衰时,人该入静,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。子时入静,更为重要,因为熬夜对身体损害较大。四不久卧。人长时卧床,老躺着不动,会致精神昏沉、萎靡不振,引气散乱,得不到凝聚,久之则气散,无力化神,精神更萎靡不振,神疲乏力,形成恶性循环。
两便通畅身体强
问诊时,我总是先问患者两便怎样。一个人的大便,可以自主、正常,预防和治疗疾病事半功倍。每日5-7时大肠经当令,有利排泄。大便前先摩腹、提肛,对排便有益。
合理饮食最重要
做到五个一点:少一点、暖一点、淡一点、素一点、早一点。晚餐最好八时前吃,要多喝粥,戒烟限酒,喝温开水,多蔬果,忌冷饮。
主动活动增活力
主动活动而非被动活动,才能保持身体活力。在水质有保证的前提下,建议大家多游泳;适度快走、慢跑,打太极、五禽戏、门球、高尔夫等都是不错的运动。建议50岁后,尽量不要打羽毛球、网球等激烈的运动,少爬楼梯、少登山,以免伤害膝关节,造成下肢行动不便。长期坐轮椅者,长寿者寡。
与时俱进常学习
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根本。晨朗诵、暮默念,朗诵激发阳气,默念避免动气。终身学习,了解人生,了解自己,了解社会,与时俱进,生活规律,拥有良好心态。
评论